浏览量:0
时间:2025-05-18
一、核心章节重点梳理
第1-4回:取经团队组建关键期
第5-7回:取经初遇考验
第8-10回:真假美猴王
二、人物形象深度解析
孙悟空的"三重身份"演变
猴王时期:大闹天宫的叛逆者
取经时期:斗战胜佛的成长者
成佛时期:护法者的成熟者
唐僧的"三重考验"
道心坚定(紧箍咒事件)
善良本分(放走白骨精)
教育智慧(对孙悟空的引导)
观音菩萨的"三重角色"
佛教象征(三宝之一)
取经引路人(第1回点化)
善恶评判者(第5回收服红孩儿)
建议制作观音相关事件思维导图,标注其在不同章回的职能变化。
三、文学手法专项突破
悟空金箍的"三重隐喻"
约束象征(第2回紧箍咒)
成长见证(第17回被拔金箍)
自我救赎(第18回主动求取)
考试常以"金箍的作用"为考点,需结合具体章回分析。
西游记的"三重叙事结构"
团队推进式(师徒四人)
章节循环式(三打白骨精)
善恶对照式(第7回黄袍怪与昴日星官)
建议用表格对比不同章节的叙事模式。
西游记的"三重语言风格"
神话色彩(第3回天宫场景)
世俗幽默(第8回高老庄相亲)
教育警示(第10回真假美猴王)
考试常以"某章语言特点"为命题角度。
四、题型技巧实战演练
段落分析题(占比35%)
(1)"烈日炎炎似火烧"——拟人(环境描写)
(2)"借扇需借真扇"——对比(铁扇公主与牛魔王的区别)
(3)"火焰山终成佛道"——主题升华(克服困难)
人物关系题(占比30%)
主题思想题(占比25%)
红色:孙悟空智斗牛魔王
蓝色:八戒沙僧辅助
绿色:观音点化促和解
五、核心要点回顾与常见问题解答
核心要点回顾
常见问题解答
Q1:如何区分六耳猕猴与孙悟空
Q2:三打白骨精事件体现哪些主题
Q3:第5-7回的叙事结构特点
Q4:金箍的隐喻作用
Q5:考试常见易错点
Q6:复习时间分配建议
Q7:如何应对阅读理解题
Q8:考试高频考点预测